四年的故事,情结在工商——访1995级校友胡立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4日 08:53 | 浏览次数:

□记者 孙江丽 田喜迎 朱敏 张伟

【简介】胡立,女,1999年毕业于重庆商学院(重庆工商大学前身)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胡立被选调到乡镇基层组织工作,第一份工作是镇长助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通过努力,胡立被不断提拔。于2006年11月7日,担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市长寿区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现任重庆市梁平县副县长。

周六的下午,连绵五天的冬雨终于打上了一个小小的休止符,明媚的阳光铺散在宁静的重庆工商大学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这一切都只是为迎接胡立学姐而准备的。在商务策划学院彭勇副书记的引导下,胡立学姐来到了我们的采访现场。采访伊始,胡立学姐就发自内心感慨到:“母校日新月异,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青春的岁月,燃烧在工商

1995年,胡立学姐进入重庆商学院,开始了她的四年大学生涯。当时不论是学校的软件、硬件条件还是物质条件都远不及今天。然而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胡立学姐的大学生活却显得充实而淳朴。“我和大学室友们之间情同姐妹,经常一起上课、自习,我们也会去教室和图书馆占座,偶尔周末我们也会凑几块钱一起出去吃串串、烧烤,现在还是很怀念学生时代的生活。”胡立学姐感叹道。

“当时的学校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学校的管理非常严格,学风也特别好。我们总是指着一个空座位对着前来找座位的同学说‘这里有人’,我们导演着学校的‘鬼故事’。”胡立学姐笑着说。轻松幽默的谈话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工商学子求知若渴的精神,这应该就是大学的精髓之所在吧。

大学四年,作为学生干部,胡立学姐积极参与、组织校、院、班的各项活动。“当时我所在班级上有个别同学性格特别内向,家庭经济也很困难,班主任唐荆江老师和学生干部积极组织关爱活动,从物质和精神上帮助了这些同学。”胡立学姐说,“班级篮球赛的时候,我作为啦啦队成员之一,曾举着“95必胜”的横幅声嘶力竭,尽管开场后30分钟就与对手相差九分,但是我们一行人还是不气馁,使劲鼓劲加油,而且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大家最大的收获就是珍贵的友谊,是一种团结的力量。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互帮互助,建立友谊,学习知识,这是大学时光中一段美好而珍贵的回忆。”胡立学姐笑语中流露出对这段美好岁月的无限眷恋。在最年轻的岁月,能相聚在工商这个美丽的校园,见证彼此的成长,也无疑是每一位工商学子的美好经历与回忆。

同时,胡立学姐也是当时商务策划学院市场营销系团总支副书记,是当时学院团总支彭勇书记的得力助手。胡立学姐说:“当时参与组织了多项活动,服务同学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获取了很多有效信息,使自己在后来的工作中没有付出太多的‘试错成本’。当时彭书记和唐荆江老师在学生活动中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建议,很宝贵。”这是胡立学姐作为过来人对宝贵的学生工作经验的总结。

再远的路途,心中装工商

虽然已经毕业十二年了,但在这期间,胡立学姐一直与母校以及母校的同学好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四的那一年,胡立学姐通过“选调”,去到了基层,第一份工作是镇长助理,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行政生涯,直到十二年后的今天成功有为。谈及此处,胡立学姐笑言自己是比较幸运的那一个。“但是”,胡立学姐说,“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找准定位很重要,同时谦虚谨慎的为人处事与保持良好的人缘关系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胡立学姐的成功是经过自己的坚实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这十二年间,胡立学姐与母校仍旧保持着密切的联系:2008年在长寿区举行校友会;2010年回访母校,在七教重温了一次“学生梦”。

“在与母校出来的毕业生交流中,我能体会到一种亲切而专业的感觉。学校正在发展,社会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我希望从母校毕业的学子都能有一种自豪感、自信感,能在工作就业中以自己的学校为骄傲。”胡立学姐说。这是一名走出工商,却仍情系工商的学姐的谆谆教诲,值得每一位工商学子反思并为之而努力。“彭老师喊我回访母校,我不敢迟到,早早就来了。虽然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但是彭老师依旧是我的老师,我尊重我的每一位老师。”胡立学姐言语朴素,但感情真挚。“教书育人”,这是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天职,而学子们的尊敬、记挂是则最好的回报。

寄语与学子,展望于工商

2012年6月6日,重庆工商大学将迎来自己的六十岁生日,胡立学姐表达了自己对于母校的美好祝福:希望母校能有更好的发展,工商学子们能有更好的发展。而这个过程则需要每一位工商人为之共同努力的,她希望母校的学子在越来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能站稳自己的脚跟,打拼出一番未来。

同时,胡立学姐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前辈,给我们在校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科的四年时间是一个人心智、素质提高的黄金时间,形成自己的为人基调,保持住自己的基调是做最好的自己的根本表现;其次,每一位在校生都应该把握住机会,找到一片拓展平台,服务同学,锻炼自己的演讲能力,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同时注意搜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最后,将自己擅长的科目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学精、学透、学优,使之成为自己区别于他人的特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将是令每个学生受益终身的。

【记者感言】每个从工商大毕业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母校情结,从胡立学姐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无论今后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在哪儿生活,我们都与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母校成长、成才,通过老师的谆谆教导和自身的刻苦努力,我们成为了母校的骄傲,但是我们一定不忘母校的哺育之恩。大学,是我们人生篇章中最重要的一页,也是我们留下美好回忆的乐园。珍惜大学时光,它将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整个访谈过程中,胡立学姐亲切自然,又不失严谨,正如校训而言“厚德博学、求是创新”,胡立学姐此行让我们受益匪浅。

上一条:勤勤恳恳工作,脚踏实地做人——访1999级校友蒋华江 下一条:止不住的脚步——访1999级校友姚建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