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了,光阴并不虚度——访1987级校友丁渝桁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9日 15:57 | 浏览次数:

Introduction【简介】□记者 黄新超 何琼


【简介】丁渝珩,男,1991年毕业于渝州大学(现重庆工商大学前身)中文系(现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时曾创办“天籁”诗社,并曾担任文学评论协会会长。毕业后曾任重庆市粮食局局长秘书、《重庆日报》农村版记者,1994年创办重庆大家广告公司,现任大家广告公司总经理。


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丁渝桁学长说他常看萨特的书,也经常说书中的一句话:“时间过去了,光阴并不虚度”,并希望我们能将这句话作为这篇专访的题目。丁渝桁学长离开母校已经20年了,虽然时间过得很快,但当我们谈到他这20年的生活时,他始终充满了对自己人生策划的满足。

愿作天边一只雁,穿梭宇宙云雾间

星期四下午应该是一家公司正常上班的时间,而丁渝桁学长的公司里却没有几名员工,显得颇有些冷清。丁渝桁学长曾是渝州大学1987级中文系的学生,毕业之初被分配到重庆市粮食局工作,后来又转行到《重庆日报》做记者,1994年辞职创办了重庆大家广告公司。或许这样的工作经历在当下这个社会并不算什么,但在那个年代却是颠破了乾坤。凭着自己大学期间对中文的学习和在媒体的工作经验,丁渝桁放下铁饭碗,自己单干。“那个时候,广告还是文字的艺术,宣传战线出来的人可谓近水楼台。”谈到这里,我们一行几人深深感受到丁渝桁学长身上的一种力量——对人生兴趣的大胆追求,但随后他却告诉我们,他的选择更多的是为了自由。

丁渝桁学长曾经留着长头发、穿着牛仔裤坐在局长身边做秘书;曾经开着单位的配车,写着获奖的新闻,“秘书和记者的收入在当时连几张正版的光碟和书都买不起,并且这样稳定舒适的生活没有自由度。”他告诉我们他在渝州大学上学时是一名“驴友”,每个假期都会独自背上行囊远行,几年间走遍了云贵川。“出门的时候,我会留足往返的车费,有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个馒头,有时候又走错了方向,绕行上百公里。”但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的内心始终充满着无比的喜悦,因为他一路上结识了无数的朋友,领略了无数的山河,并始终瞄准着自己心里的方向。他愿意化作天边的一只雁,终日面对青山夕阳,穿梭宇宙云雾之间。

不记一花一草,追忆精神天地

谈到对母校的记忆,丁渝桁学长居然告诉我们没有太多记忆,这令我们大为不解。“对母校的记忆不在于对母校一花一草的记忆,而在于对母校一些精神层面东西的记忆。”丁渝珩学长上学时的渝州大学是重庆唯一没有围墙的学校,学校也没有熄灯制度,一幢宿舍下面两层住男生,上面几层住女生。同学们经常通宵达旦地在一起交流各种问题。丁渝桁学长在校的时候还组织过名为“天籁”的诗社,天南海北的同学在一起探讨对诗对文学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将大家对生活的领悟刻板油印,将大家对自由的追求描绘在字里行间。这样一种开放的办学理念对丁渝桁学长影响很深,他深深体会到自由对于人生的意义,明白自由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当时学校的图书馆只是一个走廊,但这样的走廊每天却是人潮不息。”丁渝桁学长告诉我们,“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首先是因为那个时候获取信息的方式只有书,但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大学更多的充当着一个平台的作用,而不是培训机构。大学四年是读书的四年,这四年不需要你去规划未来,不需要你去规划职业,这四年就是读书,读自己想读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当你读完这四年的书后,一切就会水到渠成。”

兴趣使然,乐在其中

丁渝桁学长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招呼我们喝茶。我见他喝茶已经近乎于一种品和感受,突然觉得,他怎么也不像一位商人。丁渝桁学长的公司创办于1994年,将近20年的广告公司为何让我们觉得冷清;这个重庆较早的广告公司在其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到底遇到过什么?

我们怕触及丁渝桁学长创业过程中的不愉快,只希望他能谈一些精彩的创业故事,但他的回答再一次惊呆了我们。“没有什么创业故事,就是自己的爱好所致,自己喜欢做点策划,于是就辞职来做了,没有别的原因。”

“您的公司确实有很长的历史,但为什么做得不是很大呢?”我们迫不及待地问了这个或许不该问的问题,但得到答案后,我们觉得,这个问题问对了。丁渝桁学长的回答几乎是脱口而出的,“我没想过把公司做大。办公司只是我的兴趣,兴趣的实现在于过程,物质的回报只是附产品。做公司这么多年,过程中的体会是最重要的,而不在规模大小。即便是想要做大,也要先学会立足,才能有发展,人也是这样。”这个回答让我们猛然顿悟,做公司是丁渝桁学长20年前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在他的眼里,选择即是一种策划,策划的原因在于一种需求,而需求于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一点,从进丁渝桁学长办公室的布置就能够感受到。那满柜的书和光碟告诉我们,文字和音乐这两种精神世界的宝贝是他心灵的全部。

当然,他的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碰到过危机,但丁渝桁学长没有多讲,而是谈了些处理危机的办法。重点不是管理方面的知识,而是乐趣。“将事业变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就将事业变成了生活,生活化的事业又有什么危机可言呢?坚持将兴趣作为自己最大的需求,这样人就充满了生命力,生活也就充满了生命力,当然,公司也就充满了生命力。”为了在公司的管理中体现乐趣的理念,丁渝桁学长的公司从不考勤。他认为,当工作变作你兴趣上的需要时,你自然就会勤奋工作。原来,我们一进公司时发现的“冷清”是这么回事。

大家广告公司是重庆第一家做分类广告的公司,是第一家在报刊上买版面发行广告的公司,还是第一家与电台合作的公司。按理说,这么多的第一应该给他带来过很多财富,但这一次,他再次出乎意料地回答了我们:“之所以做出了这么多,仍然只是源于乐趣,开拓的乐趣。”但这些项目在进行几年后基本都没有再做。市场占有早,经验丰富,为什么还要退出?“追求开拓的乐趣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对自身定位的判断。并不是每一个自己开拓的领域都是绝对合适的领域,乐趣是一种动力,而充分的自身定位则是可持续的关键。”丁渝桁学长说到。

勇敢追求梦想,分享规则内的自由

“90后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过多依赖外界,借口很多。但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根本。”

相比丁渝桁学长上学的那个年代,当今社会供我们选择的条件更多了,但我们却更容易随波逐流了,忘了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现在的大学不管比我们那个时候多了什么还是少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追求是什么。现在正是你们大胆去尝试的年纪,是尝试梦想的年纪,如果牵绊多了,畏首畏脚,就干不成大事。”但勇敢的追求并不意味着肆无忌惮的放纵,丁渝桁学长说,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应更注意规则,要学会感受规则内的自由,也只有规则内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希望母校成为一个注重引导和影响的大学,让学生可以在这里分享知识,分享理念,分享自由愉快的成长过程。”这是丁渝珩学长对母校的展望。

记者感悟:走进丁渝珩学长的办公室,摆满了各种书和音乐光碟的书架把他的办公室装扮得像书房,也让我们感到了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尚能保持读书、培养兴致的好习惯,作为学生的我们,恐怕更应该做这样的功课。也希望我们都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给我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让工商充满更浓的书香气息。

上一条:用专注的眼光看世界 ——访1992届校友肖欣 下一条: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精彩——访1987级校友张文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