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青葱岁月稠 ——庆祝母校建校七十周年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27日 15:57 | 浏览次数:

校友简介

陈伟,2008级贸易经济专业本科生,2013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福建江夏学院副教授。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转眼从重庆工商大学本科毕业已十载,硕士毕业也逾五年,我也从懵懵懂懂的学生变成了离开“象牙塔”后逐渐成熟的社会人。在喜迎母校七十周年华诞之际,学生时代美好的时光像青春文艺电影里的片段一样涌入脑海,那些记忆的碎片时刻提醒着我——感谢母校、感恩遇见,时光飞逝、过往犹在,那段充满稚嫩、探索、奋斗、收获的求学生涯,伴随着“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成长记忆里,成为我那渐行渐远般青葱岁月里不可替代的部分。

大一:探索未知的青葱岁月

大一是新同学、新老师、新环境、新目标等新事物集合在一起的新开始,“新”就意味着存在诸多未知去探索。作为大一新生的我乐见于此,不过彼时探索的方式方法难免会有些稚嫩,总觉得自己能够解决一切,总喜欢横冲直撞。记得2008年刚开学的时候,我兴冲冲地从区县的农村老家孤身一人扛着超大行李箱来到主城,在红旗河沟坐611公交车经过十来个车站到达主校区,那时候还没有轻轨,错过迎接新生校车的我只能硬着头皮靠自己。可当我好不容易拖着行李箱到达主校区门口时,才得知大一新生所在的兰花湖校区离主校区还有一段距离,我只好花了八块钱的起步价打车到兰花湖校区,还是在由学长学姐们组成的志愿者的帮助下办理了所有入校手续。

说实话,当时兰花湖校区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尤其是在辅导员组织我们参观完风景美丽的主校区后,那种感觉愈发强烈。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学楼、图书馆、宿舍、食堂、运动场等基础设施很齐全,摄像头覆盖了校区的所有公共区域,给人很强的安全感。现在回想起来,大一是我最富有的时候,因为家里给的零花钱比高中的时候多很多,但食堂的饭菜却又特别便宜,五块钱就能吃到两素一荤的可口饭菜,搁现在连想都不敢想。这也在无形中为我去探索校园内外的未知提供了物质基础,比如能够为新生见面会、班级活动购买新衣服、新鞋子,为参观南山植物园、北碚缙云山等景点挤出交通费、伙食费等。

母校在大一期间采用的是比较前卫的“通识课”教学模式,以此培养新生“厚德”的品质,打好“博学”的基础。犹记得大一课程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等。现在回想起来,不得不说,上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为我探索未知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大二:纠结自负的青葱岁月

大二是与高中的紧张学习完全脱节,又与现实社会浅层次接触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于我既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人生,也更多听到外界对“大学生”群体的肯定,但真正能够用实践去印证想法或看法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导致我始终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却又自以为能力很强,常处于纠结与自负的状态。

那时候除了上课外,我常做的就是看“无病呻吟”、“亦笑亦泪”的书籍或电影;通过网络交好友、聊QQ,找一些所谓志同道合的朋友直抒胸臆。殊不知大家都处于同样的年龄段,看待事物的角度都出奇一致地失偏颇,往往造成更多的纠结与自负。给我当头棒喝的是找家教的事情,当时我们几个同班同学组队去杨家坪步行街的新华书店门口(听说现在已改名为九龙书城),举着家教的牌子,等着学生或家长过来询问。其实在决定去之前,我已经想好了怎么介绍自己、突出优势,但真正有家长询问的时候,我却磕磕巴巴地说了半天,完全找不到重点,最后当然是铩羽而归。这件事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比较重要的场合会过于紧张、词不达意,更让我真真切切地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实际上,这与母校的校训——“求是”不谋而合。如果不脚踏实地、认清自己,就会对诸多重要事情产生误判,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生。“求是”是会计学第一堂课时,老师让我们坚持的原则、底线和殷切希望,也是我选择“辅修”会计学的直接原因。

大三:奋斗不止的青葱岁月

大三是完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节奏,基本确定未来发展方向——考研、工作或创业的阶段,也是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态度全面践行“博学”、“创新”校训的365天。过硬的专业知识无论在何时、到哪里都是“硬通货”,而学习掌握它就需要高中时代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的奋斗精神。

那时候的教室、图书馆、寝室成了我学习奋斗的主战场,往往是教室听专业课讲解,图书馆或寝室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后作业。记得当时专业课程较满,常常有种被各科老师“轮番轰炸”、强行灌输知识点的错觉,唯有利用课余时间消化吸收。我们学院的女生宿舍在北6栋(俗称公主楼)、男生宿舍在北21栋(俗称工商之巅),后者离主教学楼7教有段距离,所以如果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过长的话,我就会选择去藏有各类书籍的图书馆,也正是在那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开卷有益”、“慎思明辨”。

学习奋斗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因为高中适应“填鸭式”的死记硬背实在跟不上大学“引导式”、“自学式”的学习要求,常导致陷入“背了忘、忘了背”的死循环。万幸的是,母校不乏颇具经验、专业水平高、责任感强,甘于为学生的前进奋斗保驾护航的老师们,比如教授《零售学》的宋瑛老师、《计量经济学》的陈纪平老师、《发展经济学》张干老师等,他们不仅博学幽默、注重逻辑,还会循循善诱、深入浅出地将难以理解的理论讲透,常结合热点问题做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此培养我们运用经济学思维思考、解构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宋瑛老师,她在我毕业论文撰写、硕导选择等重要的事情上给予了巨大帮助,是我开启学术生涯的指路人、引导者。

大四:收获满满的青葱岁月

大四是结束与开始的交织——结束的是大学学习时光,开始的是社会实践时光,但现在的结束无疑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开始。自古以来,天下就没有不散的筵席,更何况我们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创新精神,还有千金难买的同学情、舍友情、师生情。

回首整个大四,记忆里最多的就是备战考研的画面。在那大半年的岁月里,我对政治、英语、数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学习,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了客观看待问题的态度,培养了敢于质疑、实践、创新的精神,为在后续的学习、工作生涯中,阅读国外经典文献、构建理论模型,参加挑战杯大赛,申报课题、撰写论文、实地调研,以及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想毕业季,尽是依依不舍的同窗情。因为我上班的缘故,遗憾地错过了班级毕业聚餐。据舍友说,大家那晚都喝得多、说得多、笑得多、哭得多,彷佛有些人可能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所以格外珍惜最后的交流时光。记得我是宿舍第二个离校的,当舍友们帮我把行李搬到公交车上的那一刹那,那种不舍尤其强烈,果然是“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但我仍然不忘在公交车上给舍友群发了短信——感谢遇见,多联系。

尽管毕业已多年,但情谊未减。同学结婚,无论多远,只要通知,我都会参加,这就是同学情;舍友结婚,无论多难,我都会无条件赶过去,这就是舍友情;逢年过节,只要在重庆,无论多忙,我都会去拜访恩师,这就是师生情。

现在:感恩与祝福

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也可以抹去诸多记忆,抹不去的是感恩,感恩同学、感恩舍友、感恩母校,尤其感恩本科阶段的授课老师、感恩硕士阶段的授业导师,正是这些专业、负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培养一届又一届“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工商人为己任,“含弘自强、经邦济民”的工商精神才得以传承与发扬。

七十载栉风沐雨,七十载春华秋实。远在福建的CTBUer谨祝风华正茂的母校七十周年生日快乐,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上一条:悠然见南山 下一条:“青”尽全力,战“疫”无悔 ——访2013届校友周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