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文/李晗晶 孟甜 摄影/马征
【简介】李全国,男,2007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现任重庆国奥汽车配件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走进国奥汽车配件公司,醒目的企业文化标语赫然在目:企业成功来自于每一位员工的付出!在后来参观厂房的途中,发现还有很多这样的标语分布在每个楼层。国奥更像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部门,而不是个生产汽车配件的工厂。笑容可掬的李全国学长热情的迎接了我们,一点也没有企业大老板的架子,显得平易近人。
职后学习提高,助推企业发展
2005年,李全国学长带着满满的求知欲望和家人的大力支持来到重庆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学习。李全国学长说,由于家境贫寒,自己很早就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虽然积累了工作经验,却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公司的发展也遭遇到了瓶颈,必须要学习新的理念来指导公司的进一步发展。经过两年有针对性的补充知识后,自己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李全国学长说以前他只想着赚到100万成为百万富翁,却从来没考虑过用赚到的钱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经过再次充电,他获得了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从只为获得更多金钱利益到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前景,他把从课堂上学习到的经营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资金得到了更有效的利用,公司的运营成本也随之降低。李全国学长自豪地说:“很多企业的朋友都跟我请教有关成本的财务报表的精细运算”。他很感激教会计的陈之举老师和教营销学的孙峰老师的指点,让他从这方面 “文盲”到现在的精通。在接下来的七年里,公司每年的成绩都高于原计划。
在这段学习的时间内,李全国学长跟班里的同学培养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会利用中午和下课的时间,三个、五个结伴一起去打羽毛球、篮球,也经常聚在一起吃饭,在周末上完课后,一起安排表演活动。说起那段时间,李全国学长显得兴致勃勃,他说,当时同学们大部分都是25岁左右,而他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学生。尽管有年龄的差距,但是不存在沟通的困难,同学们都很尊重他。正是那段经历使他接触到许多年轻的思维方式,年轻人的活力、激情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很多感悟。而自己则用已有的工作经验去启发他们,在班级中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推动的融洽氛围。毕业后,同学间的联系也很频繁。“很感激工商大学的那段学习时光,自己是受益匪浅”,李全国学长感慨道。
为社会分忧 为残疾人解困
在李全国学长的带领下,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国奥公司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从几十平米的小厂房到现在几千平方米的大厂房;从最初的几名员工到如今的130多名员工,总资产也达到了4千万。目前,残疾工人数量超过了企业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了46人之多,明年还将增至60人左右,被重庆市江北区认定为福利企业。国奥公司创办于1985年,在9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招收残障工人,此后多年间,公司一直坚持着这项传统。大部分残疾员工因为身体的原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正常员工的生产量,尽管如此,在国奥公司里,他们仍然享受正常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李全国学长说,企业家不能只想着个人利益,也要懂得回馈社会,帮助社会解决残疾人生活出路问题,做人民的企业。正如,在公司楼层里贴着的企业文化标语上的一首“舍得诗”里说道的,“得失不必抱怨,世间永恒法则。”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残疾工人都是从事工作强度较小的工作,而且全是坐在椅子上进行生产,令人感动的还不仅这些,在每层生产车间的门口,都有个木架子,分成相同大小的格子,用来给每个员工放置水杯和其他细小物品。在外面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车间的温度适宜,以便员工能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下劳动,裸露的双手不至于被冻着。这些小小的细节,充分表现了国奥公司的人性化管理,这和李全国学长办人民的企业理念是分不开的。正印证了那句话:对你的员工好,员工自然会全心全意为企业付出。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这是李全国学长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珍惜在校的时光,学习完整的理论知识,尽早规划自己的人生,早点接触社会。学会寻找机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跟实践相结合,而不能闭门造车,做井底之蛙。他告诉记者说,在做企业的十多年里,他面试过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大的一个感受是,这些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尽管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却不懂得怎样运用到实践中,没有在现实社会中检验过,仅仅停留在苍白的理论阶段。这样的话,他们就缺少对实际的深刻认识,知识就产生不了效益。他提醒学弟学妹们要注重在大学里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李全国学长断言:“拥有自己的想法,又能勤勤恳恳地工作,一定能成为社会的骨干。”他说,不少年轻人心浮气躁,思想还不成熟,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考虑企业能给自己带来什么,而不去想自己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在忠诚度还没确认之前,企业是不会给新进的员工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的。他建议大学生们眼光要放长远,就像下象棋一样,不能只顾眼前的一步,还要考虑能否接着走两步、三步;要培养定力,踏踏实实地在一家企业工作四、五年,为公司创造利益,公司自然不会亏待这样的员工。
[记者感悟]
见到学长第一眼,就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采访中,学长就像一个贴心的大哥哥一样,与我们细心的交谈,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建议。面对现在许多在校学子就业困难,学长以一个面试者的身份给大家分享了许多制胜“法宝”,给我们上了一堂进入社会的预备课。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学长那一颗不断学习的精神和对社会的担当;作为学弟学妹的我们,更应该要珍惜学习时光,多多实践,力创美好未来。
上一条:“闲仙”论道话“盐品”——访1977届校友黄珂 下一条:工商大的一朵奇葩———访2005级研究生校友詹卉
【关闭】